【抗疫先锋】疲惫的一天,辛苦却心暖——记非学历教育部党员朱斌

发布时间:2022-05-28浏览次数:13

朱斌,非学历教育部党支部的一名党员。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,他居家办公确保工作不断、任务不乱;响应号召,积极投入社区抗疫的志愿服务工作,还以日记形式记录自己参加志愿服务的感想。

不仅是他,非学历教育部所有参加志愿服务的人员,都记下了工作日志,在时光里成为一个珍贵的回忆。这里节选了朱斌的一篇日记。

接连做了好几天社区防疫的志愿者,4月1日一大早,志愿者工作群的各项通知就发过来了,我的第一项工作是收集清理楼栋6至9层居民的湿垃圾。为了防止湿垃圾有污水流到居民门口的地面上,我一早就去小区活动室收集了社区送菜后留下的泡沫塑料箱子,并放到负责的每层楼面,并将部门党支部印发的志愿者标牌贴在箱子上,志愿者红色标识很醒目,居民们笑称扔垃圾这样的小事也受到了党组织关心。虽然接到的任务只是每天晚间处理一次湿垃圾,干垃圾由小区居民在做核酸检测时自己去扔,但是由于楼内生活垃圾较多,居民平时也不能出门,所以我决定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增加处理垃圾的次数和范围。每天上午、下午、晚上去各楼层查看垃圾堆放情况,及时清理垃圾。晚上的生活垃圾相对较多,而且楼下的垃圾筒往往是堆满的状态,需要将垃圾分批多次扔到离楼较远的小区垃圾处理站,尽管每次处理完垃圾都是一身汗,但是我觉得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,能为居民服务、保证防疫安全,这些事情都是平凡且应该做到的。

朱斌细心准备用于收集楼层湿垃圾的盒子

接近中午时刚刚在家烧了一个菜,就接到居委准备组织楼内居民进行核酸的通知。菜不烧了,饭也不吃了,扔了2个包子给孩子就匆匆下楼站岗引导居民排队。排队期间,楼内有位90岁左右的老伯行动不便,有些脾气,强烈要求为他安排上门服务。由于按规定对于未事先申报的人员不安排上门服务,且预约上门名额已经用满,老伯在要求无法被满足的情况下情绪越来越激动。我安抚老伯情绪,耐心听取老伯的想法,扮演好“出气筒”角色,让他先尽情地发泄一番,同时积极帮助联系居委,争取能让老伯不出门或者在楼下接受核酸检测。最后经过跟居委的反复商量,暂时让老伯先在家中等待,等小区全部核酸完成后,再为他安排单独上门做核酸,老伯的情绪也慢慢平复。

朱斌在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

做好核酸检测引导工作,回到家已经接近16点,坐下休息一下,防护服也不脱了,因为16点就要出去为居民拿快递。搬好快递回到家,非常疲惫,看着烧了一半的午饭,就继续做成晚饭,匆忙吃好晚饭后,19点准时到负责的每层楼为居民收集湿垃圾并清理。晚间,我还负责巡逻小区,劝阻个别在家待不住的居民不要在小区内散步、运动,要按照规定严格居家。回到家已经是晚上10点半,继续跟小区里22位联络员一起对今天的志愿工作进行复盘,优化核酸排队等流程。联络员们都是很热心的居民,大家热烈讨论到12点才休息。

一天的志愿服务结束,很辛苦却很心暖,作为所居住社区的一个普通居民,作为上海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部党支部的一名普通党员,我愿意用实际行动为上海防疫作出自己的贡献,希望我们的城市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,这一天必将很快到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