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,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——上海家长学校举办在线课堂第二十四讲

发布时间:2020-12-21浏览次数:73

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,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,家庭给予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条件都十分优越。然而,孩子们却越来越“玻璃心”,意志越来越脆弱,越来越承受不起挫折与压力。面对属于未来世界的孩子们,家长该教给他们什么本领,才会让他们在未来变幻莫测的世界中处变不惊呢?

2020年12月20日(周日)晚上7:30分,上海家长学校在线课堂第二十四讲邀请“五维成长”创始人陈钧钧老师带来主题为“如何培养孩子抗压能力”的精彩讲座,帮助家长科学、理性地开展家庭教育,做智慧父母,陪伴孩子健康成长。

讲座中,陈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和时下家庭教育热点事件,围绕孩子的习惯养成、家庭赋能等进行了精彩的讲授和分析。

1、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?

陈老师通过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安吉拉博士一句话作为开场“人,把一件事做成,他不是靠智商,他不是靠情商,是看意志力,也就是看你对那个目标能不能保持持续的热情和专注”。指出孩子的行为模式是由思维模式决定的,即思想决定行为,行为决定结果!所以智慧的父母一定要清楚,孩子的思维模式有两种,一种叫成长型思维模式,还有一种叫固定型思维模式。

成长型思维模式不看重结果、注重过程,敢于面对失败。而固定型思维模式注重结果,注重别人的眼光,不敢面对失败,害怕失败,当有压力的时候,孩子就选择逃跑,选择回避。

父母要想锻炼孩子的抗压能力,首先必须从底层做起,底层就是一个思维模式。父母不要去表扬孩子的结果,而是鼓励过程。其次,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系。所以需要改变两样东西,一个是思维模式,一个是价值观体系。父母如何解决孩子能力的问题?父母亲要做的就是赋能,赋予孩子能量。

2、父母如何给孩子赋能?

陈钧钧老师说:现在很多父母走入一个误区,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能考上某个大学、学习成绩非常好的人,但要知道这是不重要的,最重要是让孩子具备什么样的能力。  

未来的人才需要具备四个能力:第一是创新的能力,第二具有批判思维,第三沟通的能力,第四是合作的能力。一个人能力的养成一定是突破他的舒适区,不断地突破自己身体的、思想的边界。每突破一次你的能力就养成了一次。所以,父母要给孩子赋能,就6个字:朝外走、向内看。父母要做的是,第一是规划,第二是怎么去设计,然后怎么去训练他(她)。  

陈钧钧老师认为人的能力,一定是在逆境中完成的。作为父母一定要教会孩子能吃苦,在吃苦的过程中增加孩子的信念,孩子每完成一个目标,他的信念就增加一次,他的自信增加一次,他的能力就突破了,他也许就慢慢成功了。而父母也要学会目标引导,要让孩子往前走,一定要给他一个梦想。

3、孩子是父母的第二次成长机会

当然每个家庭各有不同,我们到底怎么样培养自己的孩子?这个抗压训练怎么来进行?陈均均老师也指出一般10岁以下的孩子,基本上是听父母话的,只要父母做到,成为孩子的榜样。在这个过程中,其实孩子是给我们父母第二次成长的机会。有一句话叫“以子为师”,陈钧钧老师就一直以自己的儿子为老师,父母给孩子的一份宝贵的礼物叫——留下背影,坚强而温暖的背影!父母教育孩子必须对自己有一个要求: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,自己必须首先做到。  

每一个孩子的内在都有向上的力量,怎么去调动它,这是父母要考虑的。人要学会两样东西,一个叫生存的能力,一个叫安住的能力。孩子以后不可能永远靠父母,必须获得生存的能力。生存能力就是要学会坚持和专注。其实这也是对父母出了一个课题,父母要能看得见、想着透、做得到,要“狠心”。父母对孩子的“狠心”,是必须要放手,一定要放手让孩子自己来,甚至让他试错。你不要把一切包办,一切包办的结果就是,孩子容易“玻璃心“,缺乏抗压能力。

讲座当晚共有7.3万人次家长收看,感谢徐汇区教育局学习办、上海家长学校长宁分校、闵二分校、松江分校等单位大力推广。感谢上海家长学校松江分校、上海市民办复旦万科实验学校等单位及时发来家长感言和收看照片,隔代亲子共同学习的场景令人感动,家长们普遍反映陈老师的课程接地气,容易落地实践,很有启发和帮助!

学习感言

松江区小昆山成校王佳炜:今天收看了陈钧钧老师的讲座“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”,收获颇多。首先陈老师讲到了作为父母要以身作则,要求孩子要做到的事情,自己也要做到,因为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;其次要破除固定型思维,要用成长型思维来看待孩子,做出相应的行为和结果,这种成长型思维受到外在环境和内在价值观的影响,所以父母要学会自我成长,关注孩子的成长而并非结果,要修正自己,厚德载物;最后讲了父母要为孩子赋能,就是父母要给孩子好的背影,要有效陪伴,要营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,孩子自然心理强大。

松江区佘山成校刘琳:收看了陈钧钧老师的讲座,受益匪浅。作为父母的我们,怎么样可以增强孩子的心理弹性(抗压能力),帮助他们战胜逆境呢?孩子自一出生开始,未来心理素质的好坏,心理素质起始线的高低,完全和父母呈正相关,父母的心理素质,心理健康状况甚至直接可评估孩子心理成长的每个阶段和过程。作为父母,有心创造一切条件给予孩子心理素质成长的必要支持,但是,那还不够! 更重要的是,自己要变成那个更好的自己,带有榜样作用的自己。养育孩子这个过程不仅仅是要把孩子养大,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。

挫折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定会历经的,父母不可能一辈子为孩子挡风遮雨,唯一能做的就是培养他们的承压、抗压能力。让孩子拥有抗压能力,他才能面对命运不妥协,面对困难不退缩,直面人生重大挑战!